地球都要流浪了,中国学生依旧没能穿上好看的校服

2019-08-20
浏览次数:1804 次
返回列表
  自《流浪地球》上映以来,一直刷新着自身票房纪录,以一骑绝尘之势,远超其他春节档电影,成为内地票房榜上的第二名。影片里有个有趣的细节,就是呈现的科技是多么的发达,宇航员的装备现代化和时代感很强,服装色彩也很贴近整个影片视觉效果。但是,太阳都要毁灭了,地球都要流浪了,中国学生依旧没有穿上好看的校服。

  说到校服,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多半会出现蓝白两色松垮单调的运动外套,因为它的宽大和拖沓被人们戏称为“面口袋”。事实上,中国校服具有悠久历史,早在孔夫子时代就对学生服装做了严格规定,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,期间每个朝代对学生如何穿着都有制度规定。90年代,受特定社会时期及经济发展之影响,足够便宜和简单的宽松聚酯纤维运动服成了中国学生的校服,运动服逐渐与校服划上等号,成为学生身份识别的标识。
  校园教育中,不同年级有着相对应的文化课本,符合年龄的美术课程,但大众却因多种原因忘记了教孩子们穿衣打扮的审美追求。统一的“面口袋”运动校服不仅臃肿邋遢,难分性别,而且埋没了孩子们纯真、可爱的天性,同时也裹挟了青春对美的追求,捆绑了其天性中的审美熏陶与艺术培养。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对着装审美全无概念,前往面试或就职时,也不知该如何得体装扮的大有人在。

  吴冠中先生说:“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,但美盲很多。”审美是一种品质和修养,还是一种尊严意识。希望将校服与校园的地域地貌、建筑设计形态、文化艺术格调和环境生态品质等和谐整合,从而或显性、或隐性地对学生发挥着礼仪教化和人文熏陶的作用。

  校服是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,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学生的精神气质。这一理念,显然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校、老师与家庭所接受。现如今,伊顿纪德的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,近4000所学校,这无疑是对其理念的肯定,更是中国现代教育审美意识提升的佐证。伊顿纪德在前进,中国现代教育的审美认知也在前进。美学家蒋勋曾说: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,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。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,也代表着细节思维。给孩子好的礼物,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。

搜索